2月8日,我对高中母校进行回访,此次由于时间问题我线上访问的,首先对班主任进行问候,在语他对话中,让我想到曾经的我们,一起度过的三年时光,班主任王老师仍用着那支褪色的钢笔,教案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我认出了当年她给我的作文评语。她指着新建的AI实验室说:“你们当年学编程要借校外机房,现在的孩子可以在全息投影里拆解电路。”她的语气里没有遗憾,只有欣慰。那一刻突然明白,教育者的生命是流动的,他们把自己活成了学生们的“过去式”,却永远为未来让路。

接下来就是对学弟学妹的一些寄语
以“成长型思维”拥抱大学生活别怕试错,多维度探索
- 大学是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不妨尝试跨专业选修课、加入兴趣社团,甚至休学旅行。我曾因选修哲学课,意外找到了数据分析与人文关怀结合的职业方向。
- 金句:“二十岁的迷茫,是三十岁的勋章。”
警惕“虚假勤奋”
- 别用“刷GPA”代替深度思考,别用“考证焦虑”掩盖能力短板。真正的成长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非证书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