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课改成果,推动应用型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1月13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601举办第十三届应用型特色课交流评比活动。我系教师何敬峰、朱同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经部门初审及教务处组织的三轮评审,共有7门课程进入现场评比环节。在评比中,我系参赛教师展示了在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做法和优秀成果,教师围绕产教融合、数智化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等核心创新点。

理事长曹勇安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届应用型特色课程交流评比活动是学校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集中展现,真正将“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落到了实处,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他强调,课程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向无纸化方向转型。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通平台,持续更新和优化课程建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整合碎片化的教育信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步,我系将更加注重深化政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在课程建设方面再创新高。